很多患者因腰痛(或說是下背痛)來門診求治時,常指著自己的腰說:「近來我坐骨神經痛很厲害,之前有醫師在照過X光後,說我是腰椎長骨刺。」當我說明下背痛不等於是坐骨神經痛,也不等於長骨刺時,患者總是滿臉狐疑,不敢置信。



事實上,坐骨神經痛指的是從下背經臀部到腳的痛(有些人會刺痛),或者麻,甚至無力的感覺,也就是症狀沿著坐骨神經的範圍分佈才叫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症狀,代表潛在的問題,需要找出是什麼原因「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痛常見於30到50歲的患者,最常見的原因是脊椎椎間盤突出。



缺乏運動 易下背痛



下背痛也可能只是一個症狀,發生原因很多,椎間盤(軟骨)的問題固然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最常見的原因是軟組織受傷,造成背部筋膜發炎,包括背部的肌肉、韌帶,或肌腱的急、慢性拉傷、扭傷、挫傷等。另外,目前因缺少運動且長時間坐辦公桌造成下背疼痛,求治的上班族也不少,大多是慢性肌腱炎或肌肉疲乏者居多。



脊椎退化性關節炎及壓迫性骨折也常是造成下背痛的原因。



脊椎退化性關節炎起因於脊椎的老化(俗稱長骨刺)。事實上,每個人都會長骨刺,就好像老了,會長白頭髮一樣。然而骨刺直接壓迫坐骨神經,造成疼痛,其實不多,但與坐骨神經痛仍有些關聯。



至於壓迫性骨折則常因骨質疏鬆症造成。骨質疏鬆不只在停經後的女性常見,男性年老者亦不少,只是常未被診斷或充分治療。



也有很多患者會說:「我的坐骨神經痛去推拿後就被『喬』好了。」、「推拿師說,他已把突出的骨刺『推』回去。」;甚至有人去買所謂「可以消除骨刺的藥」、「活血通筋骨的藥」來服用。事實上,如果這樣會好,那麼多半不是真正神經壓迫引起的問題。而且就算有些輕微的壓迫或刺激,大多只要注意日常生活上,維持標準體態,避免負重,再配合物理治療及藥物,假以時日,症狀大都能減輕或消除。但是臨床上的疼痛與嚴重度不見得成正相關,而疼痛減輕或消失也未必就代表痊癒。



曾經有位醫師告訴我,在SARS期間有很多原本因坐骨神經痛要手術的患者因不敢到醫院而去找他針灸,結果很多都好了。



我問他:「你對『好』的定義是什麼?『不痛』與『好』之間不一定是等號,你有追蹤患者的肌力或神經檢查嗎?」



有很多患者常在疼痛減輕後,就以為好了,直到出現跛行、無力,甚至部分肌肉萎縮,才想到要手術治療,卻已難以挽回。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及骨刺在網路世界,及街談巷議之間,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述。如果有疑問,建議還是問一下專科醫師的意見較好。


實際層面上真的如這篇文章所說,懂得包裝行銷的人就會把效果誇張化,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時代的進步,人們更應在其他的領域的知識也應跟著成長,不應一昧的被牽著鼻子走。應好好思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說的是真的嗎?那有沒有根據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捷安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